知行快讯 - 我院成功举办据科学技术方法培训(第三期)暨“新财经”改革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专项培训(二)

发布者:统计与数学学院发布时间:2023-11-20浏览次数:282

       11月18-19日,我院联合教师发展中心开展数据科学技术方法培训(第三期)“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工具应用”专项培训此次培训是扎实推进学校“新财经”改革,促进教师教学发展与专业成长的系列培训活动之一。我院数据科学系大数据技术应用社群的教师先后多次集体讨论备课,形成了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实践案例。来自学校12个学院的73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

       张志刚教授首先介绍了ChatGPT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之后介绍了ChatGPT类大语言模型的原理,并简要介绍了提示词工程。张教授围绕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实践,介绍了大语言模型的有关工具与案例示范。张教授最后指出,大语言模型的普及,给高等教育在“教”与“学”两方面都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雷俊丽副教授首先围绕如何激发大语言模型更大的潜力入手,介绍了提示词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如角色设定、多范例提示、思维链提示、LtM提示等,并就每种提示方法列举了一些实用案例。雷老师指出,提示词工程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尝试和优化,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提示词风格。之后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讲解了如何利用AI辅助完成教研课题的申报。雷老师从选题、学术史梳理、研究设计、研究方法、预期成果等方面,给出了一系列的示例和技巧,展示了AI在教研课题申报中的应用价值。雷老师强调,尽管AI能够提供强大支持,但它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大语言模型主要是文本生成工具,因此对AI生成的内容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鉴别,认真修改和完善,以保证课题申报的质量和创新性。

       蔡艳丽博士从大语言模型的应用角度,对课程设计和社科报告的撰写进行了分享。她采用大型语言模型设计了聚类分析的BOPPPS框架课程,并提供了教案以及配套教学PPT的快速生成方式。在大型语言模型赋能社科申请报告撰写的专题中,她强调了大模型在选题和发散创新方面的能力,并提供了文献综述和思维导图生成的技巧。

       胡凡博士利用大语言模型构建知识连接、产生新想法的强大能力,演示了“六部提问法”的自科基金创作思路,包括“现象确认、学术概念化、学术资源定位、对比分析、深挖启示、分布写作”,充分激发大语言模型思维脑洞,让其能够在一步步指引下生成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思路和全面且符合学术规范的文献综述。

      通过此次培训,老师们了解了大语言模型的基本原理,感受到了大语言模型的独特魅力,初步尝试了大语言模型在教学科研中的应用,纷纷表示要结合“新财经”改革,积极思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大语言模型的效能,积极融入新时代。